315黑猫投诉-新浪旗下消费者服务平台 浙江站

瑞幸咖啡“杀熟”?记者亲测:同款饮品价差5元

东北新闻网2025.05.06 09:23

转自:大众日报

  近日,瑞幸咖啡因疑似“大数据杀熟”陷入舆论风波。有消费者反映,在瑞幸咖啡App及小程序下单时,出现同款咖啡不同账号价格不同的情况,甚至会员账号显示的价格比非会员贵。

 同款饮品价差5元

  据媒体报道,南京朱先生曝料,他与同事一同购买瑞幸大西瓜生椰冷萃,自己是“咖啡自由卡”会员,价格却比非会员同事高出6元。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在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平台,大量用户也分享了类似遭遇,直指瑞幸存在“大数据杀熟”行为。有消费者表示,开了会员价格反而更高;还有消费者称注册两个账号,小号能享受9.9元优惠,大号则需支付更高价格,如购买生椰拿铁时,小号9.9元/杯,大号13.9元/杯。

  就此,经济导报记者通过两部手机进行了验证,一台从未购买过瑞幸咖啡的手机A在微信小程序上下单大西瓜生椰冷萃,显示价格为9.9元/杯;此前购买过产品的手机B下单同款咖啡的价格则为15元/杯。

  经济导报记者还对比了瑞幸咖啡的其他几款产品,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如生椰拿铁和橙C美式,手机A的价格均为9.9元/杯,手机B的价格则均为12元/杯。需要注意的是,手机A显示为首杯价,手机B则没有提示。

  瑞幸目前推出了不同类型的会员卡,月卡价格在15—25元,购买会员卡后,用户可享受诸如免外送费、饮品折扣等权益。

  对于价格不同的原因,有瑞幸咖啡店员解释称,出现价格差异可能是不同账号获取的优惠券不同、参与的活动有别,并非故意针对特定用户进行差别定价。瑞幸客服方面则表示,系统会不定时发放优惠券,但因发放人群不同,每个人到手的优惠券也不同。至于购买“咖啡自由卡”后单杯咖啡反而贵的情况,瑞幸客服解释说是他们的优惠券优惠力度更大。

“杀熟”投诉量居高不下

  此次爆出的购买会员反而价格更高问题让不少购买瑞幸会员卡的用户觉得权益未得到保障,质疑会员卡的实际价值。

  曾多次购买瑞幸咖啡的市民王女士告诉经济导报记者,她很早之前就发现不同的人下单咖啡价格不一样的问题。“以前我同事买了会员,结果购买同款产品,她买的比我买的贵,我另外一个同事则更便宜。”王女士说,“我开了两个号,小号能喝到9.9元的生椰拿铁,大号却要15元。”

  针对上述情况,经济导报记者通过邮件的方式致函瑞幸咖啡方面进行采访,但截至发稿未收到任何回复。

  在黑猫投诉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上,共有15285条投诉中包含搜索词“瑞幸咖啡”,也存在大量质疑瑞幸“杀熟”的投诉。有消费者表示,瑞幸咖啡团购套餐与外卖套餐收费价格不一致,外卖平台对于不同的咖啡会收取不同的打包费用,但团购券只要团购了,咖啡就可以任选,不用加收费用。

  有律师对此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经营者不得利用技术手段等方式对消费者实行不合理的差别待遇。若商家确实存在“大数据杀熟”行为,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损害消费者权益,消费者可以向当地消协投诉有关商家并索赔。

  不过,定义“大数据杀熟”存在多方面的难点,主要体现在技术复杂、价格影响因素多样、数据处理界定模糊以及缺乏统一的量化标准等维度,瑞幸是否属于“杀熟”仍需做进一步判定。

  虽然暂时无法认定是否为“大数据杀熟”,但此次事件已经给瑞幸带来负面影响,如何挽回品牌形象成为瑞幸最需要做的事情。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刘勇)

责任编辑:张雁北

《文明诚信投诉公约》

我要投诉

24小时有效投诉22789

累计有效投诉25744184

黑猫投诉
黑猫投诉
官方邮箱:heimaotousu@vip.sina.com

合作机构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召回技术中心
全国消费品缺陷线索检测协作网
APP风险检测
新浪人民调解委员会
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
金盾
新京报智库

合作媒体

新华社 人民网 央视新闻 央视财经 工人日报 法治日报 中国消费者报 消费日报 证券日报 中国交通广播
央广网经济之声天天315 财经网 中国商网 华夏时报 经济观察报 中国经营报 中国网财经 中国科技投资 中国食品报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报告 新京报 北青网 千龙网 新闻晨报 新快网 鲁网 山东商报 泰山财经 齐鲁晚报
钱江晚报 燕赵都市报 潇湘晨报 金陵晚报 安徽商报 陕西日报 中国城市新闻网 今日女报 消费者报道 差评

合作律所

  • 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
  •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
  • 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
  • 北京道可特律师事务所
  • 岳成律师事务所
  • 广东保典律师事务所
  • 泽普律师事务所
  • 北京亿中律师事务所